通过建设充电桩,我们能打消顾客的顾虑,还可以参与到产业链的下游。
这一章同时对环境公益诉讼等进行了规定。根据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包括:制定或修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政策、规划和标准。
对可能严重损害公众环境权益或健康权益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编制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据悉,对于已经受污染的地区,农业部将实施分级处理。化肥农药农膜:资源与污染一线之隔道路两旁的沟渠满是白色的残膜,大风一刮,树木的枝枝杈杈都挂着成条的地膜碎片这是记者近日在甘肃河西地区采访时见到的景象。它不像工业生产上的点源污染,有问题关掉就行了,农业面源污染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农业面源污染中,一部分属资源性污染,是可以加以转化利用的。除了工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据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水泥产量24.8亿吨,排尘约为258万吨。
这实质上已涉及社会公德和企业道德问题。纵向来看,目前虽已改进很多,但若一定要求在较短时间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难免有些苛求。如何弥补两大短板?我国水泥工业在环保方面还有两大短板,一是我国水泥工业利用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的替代率仅为0.15%(发达国家一般为30%~90%)。按笔者理解,这三点要义中实质上也蕴含着环境保护随之将转入新常态的要求和目标,即各行业都必须从不重视环境保护、偷排漏排的陋习转向切实遵守环保法规的新常态,否则必将受到铁腕治污的惩罚。
所以水泥产能利用率70%是常态,无需过分担忧。现在大家都认为错峰生产效果不俗,其实推行错峰生产的先决条件是产能必须要有相应的过剩。
笔者认为,标准即使再严格,如果不能把污染物排放量实实在在地降下来,也只是纸老虎而已。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其中核心要义有三点:一是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年度GDP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建议优化产能结构我国继续淘汰落后水泥,坚决遏制新增水泥产能重复盲目再建十分必要,但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建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低碳水泥生产线约20条,其中包含若干世界最先进的全智能化水泥厂,总产能约5000万吨,用以逐步淘汰并替代现有低效、不环保的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的预分解窑生产线。三是发展动力将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实施可行、先进、严格的排放标准,关键在于要真正地付诸实施,收到实效。其实,发达国家近80年的历史经验早已证明,在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处于回转窑或预分解窑的技术条件下,将其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是一种较理想的状态。最近,对栖霞山和昌江等几家水泥企业的处罚给违规企业敲响了警钟,应从环境道德意识提升着手,坚持铲除劣根陋习,强化法治,树立环保法规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这些与上述的粉尘污染一样,政府的引导督促、激励监管、决策决心似乎都不够给力。例如在收尘和水泥窑烧垃圾替代煤方面,一些企业已做出了榜样。
现今,一些北欧国家为适应延长带薪休假的需要,甚至有将水泥产能利用率降到65%的动议。这样到2020年,我国水泥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产能结构将完成大幅优化,不仅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在质量和效益上都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淘汰这些相对较落后的产能,笔者预计不久将会提上议事日程。对此,应加强监管惩罚,同时也要采取相应于混凝土方面的配套措施,实现较大幅度地减少32.5级水泥占比的目标。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其实已具备解决粉尘超标排放问题的技术装备、资金、人员等条件,但因劣根性的陋习,大家都心照不宣、听之任之。这样既能激励竞争,促进技术进步、淘汰落后,又能兼顾生产与维修的矛盾、平衡劳资双方的权利,推行全国全员带薪休假制,增进民生福祉。但不宜矫枉过正干脆将其完全取消。产能利用率高达80%以上就难以推行错峰生产了
省级环保部门对市县进行指导、监督,市县级环保部门实施专项检查。环保部将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旨在消除环境污染隐患,保障大气环境安全。
据预测,3月下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根据安排,专项检查以国家督查与属地监管相结合、检查与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组织10个督查组对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飞行等方式锁定污染源,检查结果将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依据。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说,此次专项检查以地方为主,以京津冀为重点并兼顾周边地区,重点检查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群众投诉案件和热点环境问题的办理情况。据悉,此次检查将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严肃查处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以保持执法检查的高压态势。
专项检查旨在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督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省级环保部门对市县进行指导、监督,市县级环保部门实施专项检查。环保部将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旨在消除环境污染隐患,保障大气环境安全。专项检查旨在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督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根据安排,专项检查以国家督查与属地监管相结合、检查与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组织10个督查组对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飞行等方式锁定污染源,检查结果将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依据。据预测,3月下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说,此次专项检查以地方为主,以京津冀为重点并兼顾周边地区,重点检查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群众投诉案件和热点环境问题的办理情况。据悉,此次检查将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严肃查处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以保持执法检查的高压态势
昨天,北京的空气质量略有好转。1月28日,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在首谈工作计划时,曾将重点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放在首位。
此前,环保部曾组织过多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但在问责环节并未提及当地政府,主要处理措施为对违法排污企业、相关责任人的依法依规处理。昨天环保部表示,将于3月下旬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专项检查以京津冀为重点并兼顾周边地区,环保部将组织10个督查组对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飞行等方式锁定污染源。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环保部首次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的结果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
但据环保部预测,3月下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仍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邹首民说,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群众投诉案件和热点环境问题的办理情况是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检查结果将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依据
CO日均值平均超标率下降9.4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提高1.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10。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60.1%,其中重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6.2%,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为3.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高于74个城市11.5个百分点。